九月的北部湾畔,秋意初显,海天一色。9月4日至9日,2025年“国门杯”东盟智力运动国际邀请赛(以下简称“国门杯”)在防城港市成功举办。在为期六天的赛程中,来自韩国、越南等多个国家及国内各地的近700名国际扑克选手汇聚港城,以智会友、同台竞技,书写了一段以智力休闲赛事促进文化交流、区域合作的生动故事。
本届赛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支持,防城港市人民政府指导,防城港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、市融媒体中心、市投资促进局、市贸易促进会、市体育总会、广西民族贸易促进会联合主办。赛事设国际扑克开幕赛、主赛、附赛精英赛、闭幕赛等多个项目。赛场上,选手们凝神屏息、运筹帷幄,每一手牌都是心理与技巧的双重博弈,现场气氛紧张激烈。
图为比赛现场。
专业与温度并存的赛事服务赢得了选手们的广泛赞誉。来自重庆的选手林靖凯说:“我是第一次来防城港,入住的海边酒店环境非常优美。赛事流程顺畅,主办方专业可靠,让我们能全心投入比赛。”来自广州的选手薛佳玟也称赞道:“参加‘国门杯’让我感受到防城港的体育氛围和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色。赛事组织得非常专业,对手表现也很出色,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,体验非常愉快。”
赛事也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。来自越南河内的裁判李星澈已有六年执裁经验,曾赴印尼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韩国等国家参与赛事。他说:“防城港风景美、海鲜鲜,中国人民热情友善。这次赛事规模大、专业性强,通过比赛我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,也邀请他们以后到越南交流。”
“国门杯”东盟智力运动国际邀请赛由防城港市作为东道主城市发起举办,自2024年起每年举办一届,致力打造成为中国―东盟智力运动交流的标志性平台。赛事组委会副主任何梦介绍,本届参赛规模超过上届,赛事直播有效扩大影响力,实现“以牌会友、以赛迎商”目标,正逐步成长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体旅融合品牌。
赛事视觉体系深度融合防城港地域元素
赛事不仅是竞技比拼,更是文化、旅游与城市形象的立体展示窗口。国家民委东盟国家政治文化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、国门杯组委会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事务顾问边增宽表示,我们积极响应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的国家号召,通过智力休闲运动串联文旅体验,让每一位选手在参赛之余,也能深入感受防城港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。在“国门杯”品牌IP塑造方面,品牌视觉体系深度融合防城港地域元素,以“国门”为核心意象,融金花茶、白鹭等特色于一体;冠军奖杯以山海相连广场的地标建筑为灵感,三条金属线条交汇成“门”型架构,象征区域合作与城市精神,两侧饰以白鹭造型,呼应本地的生态特色。何梦表示:“我们希望通过奖杯、视觉系统和全流程赛事体验,讲述防城港的故事,展示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与特色。”
图为比赛奖杯
“体育+”有效延伸赛事价值链。赛事现场特设的广西特色农产品展区,集中展示了金花茶、肉桂、八角、海鸭蛋等地理标志产品,吸引众多国际选手驻足了解和品鉴。工作人员黄玉莲热情地介绍:“这些八角都是我家自种自产的。能借助‘国门杯’把家乡特产推广给国内外朋友,我特别自豪。”“体育赛事+地标特产”的融合模式,有效拓展了农产品的推介渠道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图为来自越南河内的裁判李星澈品鉴广西特色农产品
赛事期间还举办了智力休闲运动(国际扑克)发展研讨交流会议。来自政府、国际组织、知名赛事机构、俱乐部及媒体的代表齐聚一堂,通过开幕仪式、主旨发言、专题研讨等环节,深入探讨智力休闲运动的发展路径与区域合作机制,最终达成“2025年防城港国门共识”。共识主要包括推动国际扑克运动向规范化、益智化、竞技化发展;加强赛事体系、选手培养与行业自律协同建设;凝聚俱乐部、媒体与政府三方力量构建健康行业生态;促进智力运动与文旅体产业深度融合;依托防城港市区位优势打造中国―东盟智力休闲运动交流枢纽。
图为智力休闲运动(国际扑克)发展研讨交流会议现场。
世界休闲体育协会(WLSA)张守伟主席到白沙湾国际休闲度假区、防城港城市之窗等地,实地考察防城港市文旅项目后表示,防城港市区位优势显著。WLSA将依托“国门杯”整合区域资源,探索“智力休闲运动+文旅+经贸”的防城港模式,推动智力休闲运动在中国―东盟区域实现更高水平发展,助力防城港建设成为全球智力休闲运动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枢纽。
防城港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陈文智表示,作为面向东盟的“国门城市”,防城港具备发展智力休闲运动的独特优势。“国门杯”的成功举办有效推动了智力休闲运动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,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体育、文化、旅游、经贸等领域的多层次合作注入新动力。(李雪妮)
(备注:该文为央广网刊载的行业观察稿件,仅供参考。)